——“仙桃春天”經濟適用房探訪
仙桃日報記者 許立菊
即將進入仙桃城區(qū)的高速公路上,透過車窗,一排排嶄新的樓房崛地而起,躍入眼簾。夜幕降臨,小區(qū)里,路燈發(fā)出溫暖的光芒,歸家人腳步匆匆,身影被拉得長長的。樓棟里,亮起盞盞燈火,從各家各戶的玻璃窗內,映照出親人歡樂聚的笑臉。
如此靜謐祥和的一幕,定格在4月19日晚7時,“仙桃春天”小區(qū)。
三年不變的民生承諾
今年50歲蔡師傅,是一名下崗工人。因為沒有房子,一直借住在新生街親戚家。多年來,一家?guī)卓谌藬D住仄小的小房子里,生活十分不便。“如果有生之年能有屬于自己的房屋,哪怕是一間,我也心滿意足。”蔡師傅曾經這樣說。
蔡師傅的心聲,代表了不少低收入家庭的愿望。
市房產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市實行住房制度改革后,由原來的福利分房,逐步推行住房市場化,主城區(qū)擁有自有產權住房家庭的比率大幅提高,市民居住面積和條件不斷改善。
但是,隨著房改的不斷深化,住房福利分配的全面停止,相當一部分城市低收入家庭無力通過市場途徑購買住房的問題也日漸突出。
2007年8月,國務院出臺《關于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強調把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作為政府公共服務的一項重要職責,同時,進一步明確住房保障范圍、保障標準。一系列配套政策相繼出臺,為城市低收入家庭編織起一張住房保障網。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住房保障工作,把政策體系建設作為落實住房保障工作前提和基礎,并連續(xù)3年將其列入政府為民辦實事的“十件實事”之一,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來抓。
我市還嘗試把市場機制與保障機制結合起來,在大力發(fā)展房地產市場的同時,積探索符合仙桃實際的住房保障體系。2008年6月,“仙桃春天”項目規(guī)劃方案通過市規(guī)劃委員會專家評審。專家認為,該方案符合城市總體規(guī)劃,設計新穎,理念先導,代表了現代設計水平,予以通過。
根據國家、省有關政策規(guī)定,我市結合實際情況,先后出臺了《仙桃市經濟適用房管理實施辦法》和《仙桃廉租住房保障實施辦法》,從2009年8月起施行。“仙桃春天”小區(qū)呼之欲出。
“這是老百姓的福祉,也是我們低收入家庭的福音。”蔡師傅說。
2009年3月中旬,“仙桃春天”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小區(qū)建設項目正式動工。它位于城區(qū)南側,占地370畝,總建筑面積32萬平方米,分四期建設。
三級嚴格的審核公示
堅持為民辦實事,更要講實事辦好。“保障性住房好比一塊民生大蛋糕,如何切好?”市城鎮(zhèn)居民住房保障局負責人告訴記者,堅持規(guī)范供應程序,完善供應機制,努力做到過程公開透明、結果公平公正,確保政策落實到需要保障的家庭。
“經濟適用房為誰而造?我市的重點目標非常明確,是指低收入家庭。”石碼頭社區(qū)居委會工作人員對2008年參與的的調查摸底工作記憶猶新。當年,市房產局抽調13個二級單位和局機關的工作人員,分成6個小組,在公安、民政、辦事處和園區(qū)、居委會的協助下,開展了長達半年的調查摸底住房困難戶底數工作,為保障性住房建設、供應提供了直接依據。
市房產局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已登記符合我市住房保障條件的低收入家庭5065戶,其中符合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3698戶,申購經濟適用住房的家庭2694戶。
66歲的周婆婆是笆簍灣社區(qū)居民,家有6人,住在三四十平米的小房子里。“說實話,當時知道政府建經濟適用房,我們又高興又擔心。高興的是有希望住上自己的房子了,擔心的是這里面會不會存在‘暗箱操作’,把我們擠下來?”周婆婆的老伴實話實說,道出了當時的忐忑心情。
“其實,這種擔心是多余的。”市城鎮(zhèn)居民住房保障局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探索創(chuàng)立了一套經濟適用住房的分配方案,堅持“三公(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嚴格實行“三級審核,三級公示”,保證把房源分配到困難、急需保障的家庭。“社區(qū)居委會初審公示、辦事處(園區(qū))審核公示、房產管理部門網上公示,并對公示期間的投訴予以調查核實。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嚴格落實到位。”工作人員說。
據了解,申報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應同時符合:申請家庭成員中至少有1人擁有城區(qū)非農業(yè)戶口、家庭人均年收入在9000元以下(申請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人均年收入在4500元以下)、無房戶或家庭現住房(指自有房屋)人均建筑面積在20平方米以下(申請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人均建筑面積在13平方米以下)等條件。
“我抽中了!”曾借住在老街的吳師傅回憶起當時一幕,仍然感到激動人心,“搖號中了以后,像中了500萬,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淚差點唰唰流下來,趕快跟老婆報喜。里面太熱鬧了,要講很大聲,原來周圍全是打電話報喜的聲音。”
2010年4月,我市啟動二批經適房申購工作,共1249戶居民提交購房申請書。3個月來,住房保障局嚴格認定申請資格,通過審核申請書、入戶調查等,逐步剔除458戶不符申購條件的家庭。其中,初審不合格家庭168戶,入戶調查篩除278戶,通過房地產檔案管理網上查詢,取消了12戶有房家庭的申購資格。另有17戶在后一輪公示期間,因隱瞞房產、收入、人口等信息被提出異議,需復審調查。
三期優(yōu)良的民心工程
沿黃金大道一路前行,一個規(guī)?;默F代小區(qū)呈現眼前。“仙桃春天”的建設,使得昔日這塊偏僻的荒野變得熱鬧非凡,成為不少困難家庭戶的“夢想家園”。
進入小區(qū),整體布局層次分明、錯落有致。兩條路網合圍,如同美玉,一條景觀軸線貫穿南北。從外觀上看,和其他中商品房小區(qū)并無差異,套型設計也合理利用空間,體現了人性化點。寬敞的間,幽靜的道路,曲折的長廊,如茵的草坪,盛放的鮮花……漫步其中,心曠神怡,陣陣暖流涌入千家萬戶。
下午2時許,家住8號樓的趙姣平拿著一疊厚厚的宣傳單,準備出去工作了。自從入住“仙桃春天”小區(qū),帶給她一家人的不是居住條件的改善,更重要的是人生信念的變化。趙姣平今年40多歲,生活的操勞在她臉上刻下深深的痕跡。她和丈夫都是原棉紡廠下崗職工,一家人曾多年蝸居在不到30平米的舊房里。“本來是下崗工人不說,加上住得窄窄小小,一點生活的勇氣都沒有,整天灰心喪氣。”趙姣平講起了以前的苦日子。
“幸運的是,我們趕上了好時候,抽中了好房子,拿到鑰匙后立即向親戚借錢簡單裝修,過新年住新屋。”趙姣平說,住進新房,全家人好像揚眉吐氣一般,重新樹立起生活的信心,丈夫積出去找事做,她自己也找到一份發(fā)傳單的工作,“雖然工資不高,但我們有信心再上崗,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生活。”趙姣平說這話的時候,本來不再年輕的面龐突然顯得神采飛揚。
趙姣平一家的喜人變化,是“仙桃春天”小區(qū)幾千住戶的一個縮影。
市經濟適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發(fā)展負責人告訴記者,“經濟適用住房雖然戶型不大、價格低廉,但是質量和環(huán)境必須優(yōu)良,力求功能齊全,布局合理,適宜人居,這樣才能為困難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該負責人介紹,“仙桃春天”項目建設過程中,管樁采用的是靜壓管樁,混凝土全部是商品混凝土,樓梯樓板為全現澆。對于材料進場,他們嚴格執(zhí)行檢驗制度。對每道工序,履行施工班組自檢、質檢員專檢和作業(yè)班組之間交接檢查制度,“上道工序驗收不合格,不準進入下道工序。”
近乎“苛刻”的質量管理辦法,造了“仙桃春天”項目優(yōu)良的品質。今年,該項目被市建委評為“優(yōu)良工程”。4月15日,省住建廳相關專家來視察“仙桃春天”項目時,稱贊該工程“無論是從規(guī)劃設計、配套管理,還是質量各方面來說,均屬”。
有了好房子還不夠,購物、交通、水電氣等,都要跟得上。目前,“仙桃春天”自來水、有線電視、電信網路和天然氣都已接通。后期將建設配套的商業(yè)、休閑等設施。
“仙桃春天每一期集中供應房源數量,均創(chuàng)下周邊縣市之。”有關人士稱。
民心工程,民心所盼。住有所居,這份承諾不會改變。下一步,我市將加快完善住房保障配套政策體系,進一步加快保障性工程建設,努力做到把住房保障與社區(qū)建設、管理結合起來。在此基礎上,對既買不起商品房、又不在現行保障政策范圍內的“夾心層”群體的住房問題,我市也已擺上議事日程,下步將積啟動建立公共租賃住房制度,重點面向中等偏低收入家庭、外來務工人員等群體,實現住房保障“提標擴面”。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千百年前詩人的無奈吟唱,在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的正在變成現實。“仙桃春天”,一個充滿詩意的惠民工程,讓市民再次感受到了黨和政府春天般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