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買房結婚的彭女士向記者反映,“清明”三天小長假,在武昌和漢口轉了幾個樓盤,猛地發(fā)現(xiàn)各大樓盤幾乎是不約而同地調高了單價,“更可氣的是,有些樓盤還沒怎么開始賣,在墻上告示很多房源已售罄,剩下的都是一些大戶型,這怎么可能呢?”
與彭女士有同樣疑惑的讀者不在少數(shù)。記者注意到,“清明”三天小長假,武漢各大樓盤基本上迎來了一波看房的小高峰,有些售樓部甚至出現(xiàn)了置業(yè)顧問接待不過來的情況,讓人仿佛回到了07年。
不過也有人對當前樓市的表示懷疑。不過這也并非空穴來風,近有媒體盛傳北京有開發(fā)商以每天50元雇人“”。家住徐東的先生向記者提出質疑,武漢市目前還有14萬套的新房沒賣出去,這么多的房子要消化,怎么可能說漲漲呢?
更多的人相信,當前樓市出現(xiàn)的漲價現(xiàn)象,是開發(fā)商所采取的一種營銷策略。所以,面對部分開發(fā)商通過借加推、漲價、捂盤等制造房價“上漲”現(xiàn)象時,購房者并沒有如開發(fā)商所想象的那樣急于出手慌忙下訂,而是繼續(xù)選擇了觀望,有的甚至在營銷掉頭走。
記者同時注意到,“清明節(jié)”小長假看房者中,相當一部分是像彭女士這種等著買房結婚的“剛性需求者”,鮮有投資客現(xiàn)身出手。相對于投資者,準婚族、改善性需求等群體的剛性需求在觀望和壓抑了一年后,隨時有可能在這波樓市轉暖中復蘇和釋放,這些“不銹剛需”群體,才是當前樓市的“救世主”,或許他們才是應善待的群體。
然而遺憾的是,面對這樣一群率先蘇醒過來的“剛性需求”,面對剛剛出現(xiàn)復蘇跡象的樓市,有些開發(fā)商還是熟練地用起了慣用的促銷招數(shù),利用加推、漲價、捂盤等營銷手段回應購房者的真實熱情。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場交易信息不斷透明化的,買賣雙方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是暫時的,精明的購房者,開始通過越來越多的手段獲得樓盤的真實信息。樓市真正可以做的,也許是順勢而為,用時間換空間,用真誠回應熱情,唯其如此,才有可能獲得健康的發(fā)展。